165、林语堂谈老子 《老子的智慧》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一章 道家的特性

165、林语堂谈老子 《老子的智慧》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一章 道家的特性

7 Minuten

Beschreibung

vor 4 Monaten

林语堂谈老子 《老子的智慧》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一章 道家的特性 01


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下士闻道,大笑之。不笑不足以为道。


第四十一章 道家的特性


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下士闻道,大笑之。不笑不足以为道。故建言有之:明道若昧,进道若退,夷道若颣lei4;上德若谷,广德若不足,建德若偷,质德若渝。大白若辱,大方无隅;大器晚成,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道隐无名。夫唯道,善贷且成。


【语译】


上士,是有志的人,所以闻道就努力不懈地去实行,绝不间断。中士,是普通的人,由于识见不足,认道不清,所以觉得道似真似幻,若有若无。下士,是俗陋的人,识见浅薄,根本不晓得道为何物,听见合于道的话,反而哈哈大笑起来,以为荒诞不经。如果不能让这般俗陋的人大笑的话,那道就不是高深的,也算不得是真道呢!


所以古时候立言的人有这样的话:“从表面上看来,明道反像暗昧,进道反像后退,平道反像不平。”同样的,上德反像低下的川谷,高洁显荣反似蒙垢受辱,广大的德行反似不足的样子,刚健之德反像怠惰的样子,质朴的德反似易变的样子,其理莫不本源于此。


广大的空间没有可指的角落,伟大的成就大都晚成,天籁的声音无声可闻,没有形象的象,无形可见;大道隐微不可说,没有名称来指明。


上士听到上面这些道理,立刻付之于行动,以期合于道体。因为只有无时不有,无所不在的大道,才能施恩万物,才能无所不成。


老、庄的哲学思想到此已完全表露了出来。到第四十章结束为止,老子的《道经》不但处理了哲学上的实用问题,并且把古版《老子》分为了上下两篇:上篇第一至第三十七章,称为《道经》;下篇由第三十八至第八十一章,称为《德经》。


经过一番研读和分析,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:从这些章节的安排来看,《老子》可就“原则”和“实行”两个观点而分为上下两篇。并且,第四十章的描述,更给老子的哲学思想写下了一篇最好的摘要。


至于庄子的思想,虽然在前面几章已提到了不少,但是并没有包括他最好的论说篇章——论生死和限知说在内。论生死这部分,我把它安排在第五十章的精选内解说;限知说在第五十六章将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。若要研究庄子的思想,这两章乃是不可或缺的篇幅。

Kommentare (0)

Lade Inhalte...

Abonnenten

15
15
:
: